黑土地的“守护者”——记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王贵满
发布时间:2023-05-24 10:53:20

40年来,他一直扎根在乡镇村屯,活动在田间地头,倾力研究推广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技术,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为保护黑土地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

“学好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努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王贵满立下的奋斗目标。1983年,他毕业回乡后成为了一名农技员,从此就把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用在了家乡的黑土地上。

王贵满带领团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黑土地保护事业、农业增产增收上闯出了一条新路,破解了一个个难题。截至2023年,“梨树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已有16个年头,经历了试验、示范、推广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他不知疲倦的身影。

“梨树模式”的推广离不开免耕播种机,当时中国还没有自产的免耕播种机,王贵满以个人名义借来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与农机专家们共同研发,终于在2008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玉米免耕播种机。

国产玉米免耕播种机的问世给秸秆覆盖免耕技术提供了大规模推广的可能,但农民观念的改变却十分艰难。为了让“梨树模式”从试验田走入农户家,王贵满四处联系农民推广试种,拿自己的工资做担保让种粮大户们相信自己。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采用“梨树模式”种植的农民越来越多,成就了一片又一片实打实的高产田。事实证明,“梨树模式”下玉米的平均产量比常规耕作高5%-10%,每公顷可节本增效1000-1400元,“秸秆全覆盖还田”不仅可以培肥地力实现节本增效,还能有效地解决水土流失和因秸秆焚烧引发的环保问题。

2015年9月,王贵满带领团队倡导创建了“梨树黑土地论坛”,在全国推进黑土地保护和利用方面率先破题。为了推广黑土地保护模式,在他建立的“333”农技推广网络体系基础上,又提出“2123工程”,把先进技术运用到生产田中,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全县粮食总产的新突破。为了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他们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从2020年秋天开始,王贵满鼓足干劲参与到“梨树模式”升级版建设中,即以300公顷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单元,在黑土地保护中尝试引入金融、保险、仓储等生产要素,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组织研发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新型机械装备——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破解“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的难题;组织编写吉林省地方标准《玉米秸秆条带覆盖免耕生产技术规程》,填补国内空白,为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承担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建立推广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种植标准体系……

“我赶上了黑土地保护的好时候,我的责任就是保护好黑土地。”40年来,王贵满一心扑在他热爱的黑土地上。他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并于近日获评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