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03-12-22 11:08:00

幼苗期染病,子叶上表面出现红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斑,凹陷成溃疡状。叶片被害,多在叶背叶脉上沿叶脉扩展成多角形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后为黑褐色,相互连接形成网状。叶柄和茎受害形成凹陷龟裂,长条状,褐锈色。豆荚受害初生褐色小点,扩大后为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周边稍隆起,四周常具红褐色或紫褐色晕圈,中间凹陷,湿度大时病斑上溢出红色黏稠物。种子受害表面出现黄褐色大小不等的凹陷斑。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粒选。或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40%甲醛2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晾干播。(2)选用抗病品种如东北的大马掌、家雀蛋和挽袖等品种、华北的黑籽四季豆,芸丰架豆等有中等以上的抗性。(3)轮作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3年轮作。如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等科的蔬菜作物。(4)清洁田园收获后彻底清洁除田间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翻耕土壤,平整土地,清理排水沟;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时定苗,合理密植,防止大水漫灌,灌水后及时松土。(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甲基硫菌磷(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溴菌清(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菜豆病毒病为害症状:

由于菜豆病毒病是由几种病毒单一侵染或混合侵染而发生的,同时种植的菜豆品种不同,受侵染寄主的生长阶段不同,菜豆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一般可表现为植株矮化,叶片上出现明脉,斑驳,或绿色部分深浅不均,凸凹不平,有时叶片皱缩,扭曲畸形。病株一般开花迟缓或花蕾脱落。豆荚上症状不明显,一般较正常豆荚略短,有时出现褪绿色斑点。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早熟14号、芸丰、春丰4号、优胜者、早白羊角等品种比较抗病,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2)无病田无病株留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最好设在禾本科作物为主的地区,可降低种子带毒率。(3)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4)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注意施足肥水,保证幼苗健壮,提高抗病力。铲除田边及附近的越冬寄主,如豆科杂草等,减少毒源。

三、菜豆菌核病为害症状:

病害多发生在茎基部,或第一枝杈处,初呈水浸状,后渐变为灰白色,有时病部有褐色的轮纹,潮湿时病部生浓密的白色霉层,继而霉层聚结、吐水,形成鼠粪状的黑色菌核。后期皮层干枯崩裂,呈麻丝状,病株上部枯死。纵剖病茎,可见茎内生白霉及菌核。花器、豆荚均可受害,潮湿时病荚上生出与茎上相同的白霉和菌核,但白霉较茎上更浓,菌核更大。此外,病花落在叶片上也可引起叶片腐烂。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或播前用10%盐水浸种,再用水冲洗后播种。(2)于禾本科作物轮作。收获后深耕20厘米,将大部分菌核埋在深土层内。子囊盘出土盛期中耕,切断子囊盘。铺地膜阻拦子囊盘出土。(3)药剂防治初发病时喷杀菌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四、菜豆锈病为害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发生时,也为害茎、叶柄和豆荚。初发病时,一般多在叶背出现淡黄色小斑点,稍突出,后为锈褐色,扩大发展成红褐色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的粉末,此时叶正面,可见到褪绿色斑点。发病后期孢子堆转成黑色,为冬孢子堆。有时叶脉上也能产生夏孢子堆,叶片变形,早落。有时叶面或叶背可见略凸起的白色疱斑,即病菌的锈子腔。后期叶片枯死。种荚染病后,也产生许多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病残株,减少病源。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2)种植抗病品种如福长三丰、新秀1号、九粒白、春丰4号等较抗病。(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4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5天左右1次,连续喷2-3次,每公顷每次喷液750~900升。

五、菜豆细菌性疫病为害症状:

地上部分都可以发病。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形,被害部变褐干枯,枯死部分半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有的溢出黄色菌脓,严重时病斑相互愈合,以致全叶枯凋。湿度大时,部分病叶迅速变黑,嫩叶扭曲畸形。茎蔓染病,开始症状与叶片相似,以后病斑呈红褐色圆形,中央稍凹陷,病斑绕茎一周后,病部以上茎叶萎蔫后枯死。豆荚染病,荚上生褐色圆形病斑,中央略凹陷,严重时豆荚皱缩。种子染病,大多数种皮皱缩,或产生黑色或黄色凹陷斑。湿度大时,茎叶或脐部常溢出黏液状菌脓。防治方法:

(1)选无病种子或种子用4512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95%敌克松原粉,用种子量0.3%的用药量拌种;或硫酸链霉素5000倍液浸种,2~24小时,洗净后播种。(2)与非豆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3)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精细平整土地,防止局部积水,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打去下部老叶,增强田间通透性。(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3.8%可杀得于悬剂1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以上药剂可轮流使用。六、菜豆枯萎病

为害症状:

苗期即开始发病,引起幼苗黄化死亡。生产田一般花期开始发病,病害由茎基迅速向上发展,引起茎一侧或全茎变为暗褐色,凹陷,茎维管束变色。病叶叶脉变褐,叶肉发黄,继而全叶干枯或脱落。病株根变色,侧根少。植株结荚显著减少,豆荚背部及腹缝合线变黄褐色,全株渐枯死。急性发病时,病害由茎基向上急剧发展,引起整株青枯。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丰收1号、秋抗19号、春丰2号、春丰4号、九粒白、锦州双季豆、秋抗6号、青岛豆、七一豆等均较抗病,可因地制宜选用。(2)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3)与白菜类、葱蒜类实行3~4年轮作,不与豇豆等连作。高垄栽培,注意排水。(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即开始喷药,着重喷植株的茎基部。选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50倍液淋根,每株淋250毫升,每10天1次,连续淋根2~3次。(5)及时清理病残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

七、菜豆锈病为害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发生时,也为害茎、叶柄和豆荚。初发病时,一般多在叶背出现淡黄色小斑点,稍突出,后为锈褐色,扩大发展成红褐色的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的粉末,此时叶正面,可见到褪绿色斑点。发病后期孢子堆转成黑色,为冬孢子堆。有时叶脉上也能产生夏孢子堆,叶片变形,早落。有时叶面或叶背可见略凸起的白色疱斑,即病菌的锈子腔。后期叶片枯死。种荚染病后,也产生许多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病残株,减少病源。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2)种植抗病品种如福长三丰、新秀1号、九粒白、春丰4号等较抗病。(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40%敌唑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5天左右1次,连续喷2?3次,每公顷每次喷液750?900升。

八、菜豆根腐病为害症状:

病害发生在根部及埋在土内的茎部。病部初为褐色及黑褐色,形状不规则,有时形成红色条斑,病斑稍凹陷,有时斑表面开裂,并深入皮层内。春菜豆开花结荚期植株才显症,下部叶片发黄,边缘开枯萎,病叶自下向上蔓延,不脱落。秋菜豆高温季节,种子发芽后染病,胚根产生赤褐色长条形病斑,渐呈暗褐色。茎部嫩叶先变褐,萎缩、畸形,下部老叶暂时保持正常。病根侧根少,植株矮化,主根腐烂或死亡后引起地上面茎叶枯萎,植株枯死,维管束呈红褐色。与菜豆枯萎病不同的是病部往往局限于根及根茎基部,主根腐烂后才引起地上部的萎蔫枯死症状。防治方法:

(1)与白菜、葱类实行2年以上轮作。(2)平整土地,高垄深沟种植,防止积水,漫灌。春菜豆适期早播,秋菜豆适期推迟,以避开苗期高温期,可减轻发病。(3)发病初期田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茎基部,每7-10天施1次药,连续2-3次。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