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病害及防治
发布时间:2003-12-22 11:30:00

进入春末夏初后气温开始回升,天气晴朗,空气会比较干燥些,对于保护地及露地瓜栽培来说,是一年中最宝贵的时间。此时的气候条件最适宜作物的生长。但是与此同时,几种易发生的病害也有可能大规模的发生,而且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比较复杂又不易辨别,造成生产栽培中极大的损失,直接影响到我们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严格的加以预防,将病虫预防工作做在发生这前。

1、猝倒病

俗称绵腐病、卡脖子、小脚瘟等,是瓜类苗期重要的病虫害之一。在吉林各地育苗棚中发生较多。严重时幼苗成片倒伏死亡,甚至全部毁苗。苗期发病,苗子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渍状,后慢慢变成黄褐色斑,病部迅速发绕茎一周,逐渐湿较软缢缩成线状,表皮脱落,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猝倒。最后病苗腐烂或干枯。当苗床温度高时,病苗或临近土表出现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白毛)。如幼苗未出土前染病,易造成烂种、烂芽。在幼苗期温度过大,播种过密光照不足、分苗过晚及管理不当等都易得猝倒病。

此病害属于土壤传播,防治方法多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首先根据发病原因加强栽培管理措施,避免造成易发病的条件,床土选用无病新土等。如用旧园土,应进行苗床土消毒。可以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加拌细土0.5~1.5公斤,或五氯硝基苯粉剂9克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9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对细土4~5公斤拌匀,施药前先把苗床水打好,且一次浇透,一般17~20厘米深,水渗下后,用于播种时上盖下铺,一般上盖药土量1/3,下铺药2/3,发病初期常用的药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7~10天喷一次,共喷洒2~3次。除上述办法外在苗期将苗床及时通风、降湿、尤其是在阴雨天气要适当的防风排湿,严防苗子徒长染病。在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

2、立枯病

俗称死苗、霉根。老苗床常见,苗床多在床温较高而引起苗子徒长,播种过密分苗不及时等多会在育苗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地下根部,初在茎部出现椭圆形或不规整暗褐色斑,逐渐向里凹陷,边缘较明显,扩展后绕茎一周,致茎部萎缩干枯,后苗死亡,地上部茎叶枯死,但不折倒。在苗床内开始时只有个别苗子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经过数日反复后,病株萎蔫枯死,早期与猝倒病不易区别。便病情扩展后,病株不猝倒,病部具轮纹或不整十分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并且病程进展慢,有别于猝倒病。

此病害属于土传病害,在防治过程中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湿,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苗期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或植保素7500~9000倍液,可增强抗病力。

用种子量0.2的40%拌种双。

苗床或育苗盘药土处理。可单用40%拌种双粉剂,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与福美霜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克,药土处理方法参照猝倒病。

一旦发病,应及时在初期用20%的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喷淋,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当猝倒病、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视病情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沤根

沤根是蔬菜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发生较为病房。它是属于生理病害,主要是苗床土壤湿度过高,土壤温度长时间低于12℃所引起的,发生后,轻者零星发生。重者成片死苗,早春苗床发生较重。幼苗出土后,长时间不发新根、不定根或完全没有,根皮呈锈褐色,逐渐腐烂。秧苗白天萎蔫,叶缘枯较枯焦,逐渐整株死亡,病苗容易从土中拔起。苗子子叶期沤根时,子叶似缺水状,逐渐枯萎,最后枯焦,似缺素症。防治方法:

做畦要平整,严防大水漫灌。

加强育苗期的地温管理,避免苗床地温过低或过湿,正确掌握放风时间及风量。

采用电热温床或酸热温床℃育苗,控制温度在16℃左右,一般不低于12℃,使幼苗茁壮成长。

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湿,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4、枯萎病

又称萎蔫病、蔓枯病。是生产上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并有继续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剥开病茎,其维管束变为黄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常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从幼苗到成株均可染,而以结瓜期为盛。受害早期,幼苗未出土即腐烂或茎基部变褐缢缩而猝倒。成株发,初期下部叶片褪绿,出现网状鲜黄色状,黄叶渐渐向上发展,直到全株死亡。有时植株叶片不变黄,初期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几天后植株枯死。检视病部由地上第二、第三处形成褐色凹陷区向上发,而根及根须外表完好。该病盛发于坐果期,病势扩展迅速,有的几天或十几天即可蔓延全田。

病害防治:枯萎病属于土传性病害,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的主要侵染源,病害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病原菌数量过多,连作,酸性土壤,不抗病品种,土壤粘重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根据其病害的特点,可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病害的发生,如轮作、嫁接、选择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加强田间管理。用嫁接方法来防治的效果较好,或在播种及移植时用40%五氯硝基苯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公斤、40%拌种双粉剂1公斤对入25~30公斤细土或粉碎的饼肥,于播种前撒于定植穴内,与土混合后,隔2~3天播种。发病后可用苯莱、。甲托、多菌灵500~1000倍药液,或70%敌克松100~1500倍液灌于根际周围,在播种前可用40%的甲醛配成150倍液,浸种1~2小时后捞出,冲洗晾干:或50~60℃温水对水成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40分钟;或用1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5、蔓枯病

是冬季保护地生产中发生较普遍的一种病害,主要造成死秧。茎叶均能为害。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上轮作纹不明显,但上生许多小黑点,温度大时,病斑迅速扩散至全叶,导致叶片变黑枯死。瓜蔓染病,节附近产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病斑环绕茎及分杈处。果实染病后,产生水渍状病斑,后中央变为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稍发黑后腐烂。

实行2~3年轮作。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充分腐熟有机肥。

选用抗病品种,同时对种子进行消毒,发病喷洒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剂500~600倍液,掌握在发初期全田用药,隔3~4天再防一次,以后视病情变化决定是否用药。

6、炭疽病

此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造成植株死亡或果实斑腐败。苗期子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围常具有一黄色晕圈,其上长有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粘状物。近地表的茎基部变成褐色,且收缩变细导致幼苗猝倒。叶柄或瓜蔓染病,初为水渍状淡黄色圆形斑点,稍凹陷,变黑色,病斑绕茎蔓一周后全株枯死。真叶染病,初为圆形至纺锤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斑点,有时出现轮纹,在干燥条件下易破碎穿孔,在潮湿环境中叶片生出粉红色粘稠状物质。成熟果实染病后病斑多发生在暗绿色条纹上,果实染病初期也呈水渍状凹陷斑,在凹陷处常龟裂,湿度大时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粘状物质,严重的连片腐烂。未成熟果实上染病后呈水渍状淡绿色圆形病斑,幼果畸形脱落。

防治方法:此害是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土壤中发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借助风雨及灌溉等进行传播。防治上,第一,需要选择抗病品种,同时进行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冷却,或用40%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放入冷水中浸5小时,或用农用链霉素150倍,浸15分钟。第二,选择排水好的地块。第三,增施磷钾肥。第四,与非瓜类的作物轮作3年以上。第五,发病时喷施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7、病毒病

造成花叶和蕨叶。顶部叶片现浓淡相间的花叶,及病变后产生窄小的皱缩蕨症状即小叶。发病轻时,植株虽然结瓜但是比较小且畸形较多,发病重时,植株萎缩且不结瓜,茎变短,新生茎蔓扭曲纤细,花器发育不良,不易座瓜。

防治方法:该病主要是由病毒汁液磨擦接种传播,也可由蚜虫等传播。根据其病害的特点,在防治上,第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或种子干热处理,即70℃恒温处理72小时;第二,防治蚜虫,注意保持田间卫生,在发严重之地区最好使用银灰双面膜或黄版诱杀或用药剂如:集琦虫螨克、氧化乐果乳油及菊酯类乳渍等喷施杀虫;第三,植株整枝后要喷洒抗毒丰、病毒A等药剂来防治;第四,要及时拔除田间发病的植株。第五,平时每隔5~7天喷洒一次预防病毒病发生的药剂。

《吉林蔬菜》2001.3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