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为依托促发展——泰国农业概况
发布时间:2007-09-29 10:09:00

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8%,全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占总劳动力人口的45%。根据泰国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局发表的数字显示,2005年泰国经济增长率为6.7%,农业的增长率为6.3%。由此可见,农业在泰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泰国的区位优势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面积51.4万平方公里,人口6476万(2005年)。东部与柬埔寨为邻,北部及东北部与老挝交界,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马来西亚相连,东南濒临暹罗湾,西南接安达曼海,海岸线长2535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全境以平原为主。中部地区为河渠纵横的昭披耶河冲积平原;西部、西北部地区是以他念他翁山脉为主的山地,因他暖山海拔2595米,为全国最高峰;东部地区为呵叻盆地,昭披耶河(湄南河)境内长1200千米,流域面积约l5万平方公里,富灌和舟楫之利。泰国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30度,全年分为3季:每年11月到翌年2月为凉季,3~5月为夏季,6~10月为雨季。全年雨量丰沛且集中,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山区可达3000毫米。

泰国土地面积5109万公顷,在2080万公顷的农用土地中约有59.12%用于稻谷生产;约有23.18%用于种植高地,常见的旱地作物有玉米、木薯、高梁等;约有9.16%用于种植果树。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164公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除了东北部地区经常遭受旱涝灾害之外,其他地方都很适宜作物生长。中部肥沃的湄南河流域是大米之乡,1997年泰国出口大米为52715万吨,占世界大米总出口量的28%,不仅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还成为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和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享有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美誉。东北部与北部地区地势相对较高,近年来大量种植木薯,出口量位居全球之冠。泰国的玉米,高梁等旱地作物,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并出口,其中玉米产量排世界第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狭长的南部地区集中种植了全国87.15%的橡胶,使泰国成为世界三大橡胶生产国与出口国之一,世界排名第三。除此之外,泰国还有26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为海洋渔业和近海养殖业提供了辽阔的海域和滩涂,鱼产品出口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其中“金枪鱼”、“黑虎皮虾”等品种大受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欢迎。虽然泰国目前的农业结构仍然以种植业为主,约占60%,畜牧业占1l%,渔业占12%,但相比过去那种单一的种植结构已经有了较大改善,发展了多种农作物经营。除了上述拳头产品之外,泰国还盛产丰富的热带水果,如龙眼、榴链、芒果、山竹等,其木薯和蓖麻油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黄麻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二。在泰国的l0大出口商品中,农产品占6个,占出口总值的40%。

二、泰国的农业科研、应用与推广

为了适应各不同发展时期农业科研的需要,泰国政府曾多次对农业科研机构进行重组。1982年,农业与合作社部的农业司除了行政和技术处之外,还根据当时的需要设立了6个农作物研究所,每个研究所托管几个农作物研究中心,中心下设研究站和研究室。当时的科研工作以泰国全国农业研究项目为依托,并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贷款和澳大利亚政府的技术援助。1992年,为了改进和拓展服务工作,及时有效地推广科研成果,农业司再次重组,成立了5个农作物研究所和8个地区级农业研究和开发办公室;前者共设立了25个研究中心和82个试验站,后者则分别负责周围若干地区的科研工作。这些大大小小的研究所、研究中心以及开发办的主要任务是从事与农作物和养蚕业有关的各个农业学科的调查、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有关土壤、水、肥、植物、农业投入等农业生产要素方面的分析、检疫和咨询。

泰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农业推广网络。泰国农业和合作社部专门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司,并在各府、县都建有分支机构,目的在于向全国农村推广新技术。比如,农研所培育出稻谷新品种之后,首先在试验田里种植,然后组织稻农参观,并发给他们种子回去播种,这样新品种就可以迅速得到推广。座落在盛产橡胶的马来半岛上的宋卡橡胶研究中心,是东南亚最大的橡胶研究中心,经常免费为胶农举办培训班,及时把研究中心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介绍和提供给胶农,使泰国橡胶品种能不断地更新换代。1992年成立的由6个研究中心和16个实验站组成的园艺研究所,培育出了一些微型蔬菜,如微型的番茄、茄子、南瓜、菜花、玉米笋等,与传统产品相比,不仅体形小,而且色彩更鲜艳,味道更鲜美,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近十年来,泰国科技工作者还培育出了一年两熟的葡萄新品种和适合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苹果新品种。

泰国政府还十分重视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1972年~1992年期间,泰国政府3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和科技推广、管理机构,使研究所、中心和试验站与泰国农产品种植区域更加协调一致,满足不同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地区农民的需要。以泰国大米为例,1992年泰国政府分别在湄南河流域和南部銮湖畔的水稻主产区设立了巴真武里、彭世洛、巴吞他尼、博他仑等水稻研究中心,在东部高原建立了乌波早稻研究中心,,每个中心下设若干个试验站,从而形成了以稻谷研究中心和20个稻谷试验站为主的稻谷研究和开发网络,基本上每年都能推出几个水稻新品种,取代退化了的老品种,“莱莉香米”就是其中深受世界各国欢迎的品种之一,保住了泰国香米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自60年代后期,泰国从菲律宾水稻研究所引进了高产稻种,经泰国稻谷研究所将其与泰国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适合泰国种植的高产稻种后,农民于60年代后期大面积种植,使泰国稻米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950万吨,1989年更突破了2000万吨的记录。水果栽培也是如此,如龙眼属亚热带水果,原产中国,泰国引进后在清迈府栽培成功。近2O年来,泰国的龙眼业迅速发展,年产量超过1O万吨,年出口量高达2.3万吨,出口产值近5.6亿铢,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龙眼出口国,而且打进了中国市场。

三、泰国政府重视培养农业科技人员

泰国政府为了培养农业科技人员,扶植高科技农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每年都增加农村开发预算。在泰国,政府为了稳定农业科技推广人员队伍,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去推广农业新技术,科技推广人员一般都被列入公务员行列,与城市里其他行业的同级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免除了他们各种后顾之忧。泰国政府还准备在原有科研推广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农业信息推广网,让农民能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农业生产资料和与农产品有关的供求信息,让农民能更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及时地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安排好播种和销售等,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四、泰国加强同大国和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

迄今为止,泰国已同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国建立或正在建立自由贸易区,在东盟成员国中处于经济核心国的重要地位。目前泰国占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贸易额的16%,是中国在东南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今后中国产品进入东盟市场的重要转口基地。为促进中泰两国农业交流,加强农产品经贸合作,两国农业部已于1999年至2003年共同举办了3届“中泰农产品经贸研讨会”,取得了可喜效果。其中第三届“中泰农产品经贸研讨会”是在中国加入WTO,特别是2003年6月中国政府与泰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两国农业经贸合作进一步得到发展的背景下举办的。2004年中泰农产品贸易额再创历史新水平,达12.24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2.48亿美元,进口9.75亿美元),比2003年农产品贸易额7.53亿美元增长62.5%;比2002年农产品贸易额6.02亿美元增长103%。2005年6月,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率先同泰国签署了加速取消蔬菜、水果关税协议,两围的188种农产品陆续从2005年10月1日起开始享受零关税,这在中泰经贸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将更有力地推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

五、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泰国提出的新思路与新政策

1、及时进行农业调整:第一,使用高产品种,促使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转为现代农业经营方式。重点提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某些品种的产量,并运用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能力相容的现代农业技术;第二,通过发展“合伙计划”生成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此外,提高土地基金的利用率,支持无地农民和返乡农民重操农业;第三,综合利用有机肥和化肥,减少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种植无污染蔬菜,运用生物工艺学有效地增加产量,包括取代或减少化学物质的利用;第四,为占有有限土地的小农提供农业技术新理论。根据设想,小农所有制的耕作区域计划被划分为四个部分:大米耕作区、水利资源区、蔬菜水果区和多年生树木种植区以及住宅区,在满足家庭消费的前提下,可转去市场销售。这样既可提高农民收入,从长远来看,又能促进就业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鼓励泰国私人部门将一些比较优势差的农作物生产基地,如大豆、玉米、大蒜等转移到中国、缅甸和老挝。国家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税收优惠,消除跨国活动中的障碍,鼓励农民种植在国际市场上仍有竞争力的其他农作物;其次,建立政府和私人合作中心,促进泰国私人部门在一些农业产出富裕的国家以联合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为泰国的农产品加工服务。例如,在发达国家进行联合投资以促进技术转移,或在其他有利于扩大泰国农产品市场的国家进行联合投资;再次,重视各个区域均衡发展,通过建立农产区专门提供原料的方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国家为农产品加工厂提供税收优惠和软贷款。

3、加速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升级以扩大出口:第一,促进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使产品多样化,重点将集中在一些供给过剩的农产品上,如大米、橡胶和木薯,同时加快有市场潜力的某些原料的研究与开发。第二,加快保健性功能食品和药用植物的加工。政府对具有出口和国内需求发展潜力的药用植物提供研究与开发的财政预算,促进农民和加工厂之间的合作,以得到与加工需求相一致、足量的、高质量的原料产品。第三,鼓励外商投资于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以本国农产品原料为基础的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升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泰国坚持以农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坚持以轻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重化学工业为辅,振兴出口。重视农业的发展是泰国工业化阶段发展战略所贯穿始终并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论泰国政府内阁如何频繁更迭,国际环境如何变化,泰国重视农业发展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以农业为依托促进工业化发展,在泰国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增加国民收入,繁荣整体经济,为泰国步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作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上海农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