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市场五大特点
发布时间:2019-08-07 16:36:00

对于近年来进出口贸易增长快速的我国农业市场而言,无论是国内生产还是进出口贸易,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政策改革都需要时刻关注世界农业和国际市场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供需现状、趋势及特点等。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特点鲜明,主要呈现在以下几点:

国际农产品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但区域性短缺和粮食不安全问题突出,粮食危机的风险始终存在

尽管全球粮食供需总体上基本平衡,但受全球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发展、农产品资本化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供需区域差异十分明显,粮食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国际粮价波动加剧。一些发达国家粮食生产过剩,除将过剩的粮食用于贸易和粮食援助外,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更用来生产生物质能源;而发展中国家粮食供应不足,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居高不下。OECD?FAO《农业展望2018?2027》显示,2018年全球16.6%的玉米、12.9%的植物油和18.4%的甘蔗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投机资本也成为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推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农产品交易范围已从局部、区域性的市场扩展为全球市场。

全球谷物贸易量占产量比重有限,世界范围内农产品基本供给主要依靠国内生产来保障

全球谷物等主要农产品贸易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贸易量在生产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低,2001-2016年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12.1%-15.3%之间,这说明世界粮食供给主要依靠各国国内生产。主要谷物产品中,小麦2017/18年度全球贸易量1771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3.3%;大米贸易量483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9.5%;玉米贸易量1523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4.1%。相对而言,大豆、棉花和食糖等非粮食作物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2017/18年度全球大豆、棉花和食糖的贸易量占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1.3%、35.4%和33.2%。

供给集中度很高,大宗农产品主要被少数跨国公司掌控,具有准垄断性

全球粮食贸易量不仅非常有限,而且出口市场较为集中。2017年全球77%的大米出口来自印度、越南、美国、巴基斯坦和缅甸;50.9%的小麦出口来自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和美国;68.3%的玉米出口来自阿根廷、美国、巴西、乌克兰和俄罗斯;91.5%的大豆出口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巴拉圭和加拿大。此外,棉花、食糖的出口市场集中度也比较高,超过60%的出口集中在全球前五大出口市场。全球80%的粮食贸易和其他大宗农产品贸易被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四大跨国粮商所垄断,而且这些跨国粮商还利用其资本、管理和市场渠道方面的优势,通过直接投资不断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业链中,在部分发展中国家还形成了对粮食产业链的控制,加剧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垄断风险,导致世界粮食产业链被牢牢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

后备耕地和水资源充足,国际市场农产品供给仍有增长潜力

据FAO估算,目前全球范围内宜开垦的土地还有39亿公顷,其中非洲尚有待开垦耕地8.3亿公顷,南美尚有待开垦耕地5.7亿公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尚有4.7亿公顷左右的可开垦耕地,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有大量待开垦的耕地。除耕地资源丰富外,上述地区的淡水资源也相当丰富。非洲撒哈拉南部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汲水量低于其内部可再生水资源的1-3%,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机构公认为未来全球最具农业开发潜力的地区。此外,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由于生物质能源对环境改善和能源供给的贡献有限,且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压力,各国都在积极发展非粮原料的第二代、第三代生物质能源来替代现有的以玉米、植物油、甘蔗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质能源,这就意味着全球将有更多的粮食用于满足人类口粮消费以及饲料业的发展。

全球粮食需求增长压力仍然很大,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联合国粮农组织《2050年如何养活世界》报告认为,城镇化势必带来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谷物直接消费下降,而果蔬、肉类、乳制品和鱼类消费将增加,最终导致粮食需求的增长。届时要实现世界粮食安全,未来几十年世界粮食总产量必须增长70%,其中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则必须增长100%。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总的来说,国际市场农产品供给增长有很大潜力,国际农产品市场和供需特点决定了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又要防止过度依赖,还要防范风险。要能够对需求的增长做出有效反应,更好地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