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分玉米生产综合技术
发布时间:2003-12-16 09:02:00

1.种植中熟、中晚熟耐密型玉米配以高产栽培技术

低水分玉米生产技术,是以保证高产为前提的。在品种选用上,要选用中熟、中晚熟耐密型玉米,合理密植,中熟品种公顷保苗6.0~6.5万株,中晚熟品种公顷保苗6.0万株左右,公顷施二铵130~200公斤,尿素350~400公斤,硫酸钾50~100公斤。由于增加了密度,又有较充足的肥料,自然获得高产。据试验,中熟耐密型玉米合理密植,比相同生产条件下中晚熟稀植型玉米(适宜密度公顷保苗4.2~4.5万株)增产6.8%。中晚熟耐密型玉米合理密植,与相同生产条件下晚熟半耐密型玉米相比,产量略高或持平。种植中熟、中晚熟耐密型玉米,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

获得高产的同时,还需有较低的水分。在玉米成熟期测定,中熟品种比中晚熟品种子粒含水量低2~3个百分点,比晚熟品种低7~8个百分点。中晚熟品种比晚熟品种低4~5个百分点。

在中晚热玉米种植区,种植中熟、中晚熟耐密型玉米,配以高产栽培技术,是生产高产、低水分玉米的基本途径。

2.田间站秆扒皮

玉米田间站秆扒皮,在玉米制种田早已应用,其扒皮适宜时期是以降低种子水分并保持高的发芽率来确定的,而商品粮生产则是以不影响产量同时降水效果又好来确定的。据试验,商品粮生产田,田间适期扒皮,到收获时比未扒皮的多降水2~4个百分点,田间站秆扒皮是辅助降水措施。

田间站秆扒皮的适宜时期:中熟品种吐丝后45~50天(吉林省中部玉米产区约9月5~10日),中晚熟、晚熟品种吐丝后50~55天(约9月15~20日)。上述时期扒皮对产量基本没影响。

3.庭院降水

收获后到冬初售粮时,庭院降水达10~15个百分点。不同降水措施之间,最大相差达5个百分点。

目前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庭院降水措施主要有小站子、自由堆放、长站子、摆长垛,其中以长站子和摆长垛居多。在冬初脱粒时测定,中熟、中晚熟品种平均上述4种措施子粒水分分别降到20.5%、22%、23%、24%。而晚熟品种摆长垛的水分高达31%。

4.综合运用各项降水措施

选用耐密植、产量潜力高、生育期相对较短、子粒脱水快的玉米品种,配以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采用田间站秆扒皮晾晒及庭院降水最佳措施,在冬初秋粮出售时商品粮水分可降到18%~24%,具体技术是:

18%水:中热品种+扒皮小+站子;

20%水:中晚熟品种+不扒皮小+站子或中晚熟品种扒+皮+长站子;

22%水:中熟品种+不扒皮+自由堆放(或长站子)或中晚熟品种+不扒皮小+站子(或自由堆放);

24%水:中晚熟品种+不扒皮+长站子。

5.玉米商品粮生产要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方向

目前玉米商品粮水分普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晚熟品种面积相对较大,不仅子粒水分高,而且在生育后期低温年份成熟不好,品质下降。当今商品玉米在粮食市场上,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粮食数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对品质就有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水分和成熟度就是品质中的重要指标。高产低水分玉米生产技术不仅实现了高产,而且降低了水分,提高了粮食等级,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及人力与运力消耗,农民也增加了收入,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高效是以高产和优质为前提的,所以玉米商品粮生产必须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方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