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未来2-3年内粮食供给呈短缺态势
发布时间:2004-02-27 08:55:00

据专家分析,2003年我国出现了近年来少见的物价上升趋势。前9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7%,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月又上涨了1.8%,而11月份这一数据则达到3%。那么短期内如此快速上升的物价走势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从我国历史看,1985年、1988---1989年和1993---1995年三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都是首先由于上年或当年粮价大幅度上涨引起的.那么此次粮价上涨能否引起通货膨胀呢?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粮价上涨是短期的而且粮价上涨将会增加农民收入,对经济增长有利。我们分析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时发现??粮价上涨更多地是未来存在粮食供给减少的市场原因,是商品的供应短缺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导致农产品供应短缺的原因又在于: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以及粮价连续几年下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已经连续3年减少,产量也逐步递减,近年来每年国内的粮食产量都不能满足当年的需求。据测算,要确保粮食价格稳定,粮食的产量必须在2003年的基础上提高15.5个百分点。而根据历史数据,中国的最丰收年份粮食增长也不足11%。与此同时国内需求和出口却稳步增加。所以可以说这种市场供应短缺的趋势导致了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再从国际粮食市场看,粮食供给也呈下降趋势,全球的粮食库存占当年消费比例,从2001年的19.6%降到2003年13.9%,下降了6个百分点。国际国内粮食市场都表明,未来2-3年内粮食供给呈短缺态势,我国粮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通货膨胀预期是加速通货膨胀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公众都是“经济人”,他们通过掌握大量的信息形成一种“理性预期”后,政府的政策效应将被理性预期所抵消,此时适度的通货膨胀将在理性预期的作用下而升级。某个领域物价的持续上涨本身将会导致一种市场秩序的混乱,如在涨价过程中,事实上一些原材料并没有涨价,即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增加,但在一种整体涨价预期的情形下,就会产生搭便车行为,从而形成整体上所有物品涨价的事实。如伴随着粮价的上涨,全国各地各类化肥平均涨幅10%~20%;2003年10月后尿素价格从1200元/吨左右迅速升至1600元/吨,市场零售价格更达1700元/吨。氮、磷、钾肥的基础原料价格也以相同的幅度上扬。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对化肥的生产、运输给予了税收优惠和一些行政干预,但2004年化肥市场价格依然未见回落,有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如果此时政府单纯的限价可能会导致厂家继续增加存货,反而加剧化肥市场价格的上涨。总之,从以上几个因素看,2004年物价上涨趋势仍将存在,如果无重大外力作力,未来1-2年我国存在着产生较大范围通货膨胀的可能。

来源:粮食决策咨询网